9月23日,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尔英福”)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协办。睿链赢科(原预见科技)作为合作伙伴受邀参会,共同启动“数字人身份生态伙伴计划”,并在圆桌论坛中,创始人兼CEO潘峰与业界同仁一起就“数字人在产业中的应用发展”展开探讨。
“数字人身份生态伙伴计划”旨在打造合规、安全的数字身份,并通过融合多元技术和行业智慧,构建一个高效、互信的数字人身份生态系统。在关注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的同时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助力数字人产业和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通过建立多维、包容性平台,促进资源与技术共享,推动数字人身份在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及应用场景的全面发展,携手共创一个开放、公正、安全的数字人产业发展蓝图。
在圆桌环节,潘峰与各位业界同仁一起,围绕“数字人在产业中的应用发展”展开探讨,深度剖析了数字人关键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需求,圆桌由泰尔英福市场总监邱伟怡主持。
(以下是部分内容节选)
邱伟怡:近年来数字人技术发展迅速,您认为哪些突破性技术对数字人的应用产生了最大影响?未来3-5年内,还有哪些关键技术可能会出现重大突破?
潘峰:数字人是一系列技术发展在产品端的一个表现形态。从模拟外貌、肢体动作,到声音克隆、口型对齐、模拟表情和情绪,再到基于大模型或者智能体的智能的互动,数字人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我认为大模型的突破是近年来最大推动力,刺激了需求端和底层硬件的发展。未来3-5年,技术将朝更精细、更真实的3D数字人方向发展,同时保证实时互动性,在硬件和算法上都有很多要突破的地方,以及空间成像技术发展,更有利于把数字人推向更多场景。
邱伟怡:数字人在您所在的领域中有哪些应用,面临哪些特殊的挑战?业界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潘峰:在企业供应链优化领域,数字人技术主要应用于协同决策。通过为企业内不同职能的角色创建数字分身,即数字化的代表,利用人工智能模型模拟他们的协同决策过程,可以显著提升复杂决策的效率。以某制造企业为例,供应链涉及销售、市场、生产、采购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KPI、决策风格,这些角色过去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坐在一起开会讨论企业未来的供需规划,能把这个会议开好的企业屈指可数。而数字人技术能够帮助这些角色,在会议前就完成了基于AI计算出的数据多轮讨论,给出了多套方案。决策者只需要针对数字人输出的收敛后的结论进行确认即可,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利润最大化。
邱伟怡:在数字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方面,目前存在哪些法律空白或争议?您对未来的立法趋势有何看法?
潘峰:数字人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一系列法律监管挑战,尤其是在权利保护方面。无论是使用个人形象、声音还是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都可能引发法律争议。这些争议不仅限于知识产权,还可能涉及肖像权和人格权,但新技术的发展给取证带来极大的挑战,
关于未来立法和政策制定的趋势应该是在保护权利和促进产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采取极端措施,既不应一刀切式地禁止,也不应过度放任。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人的溯源手段也将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比如泰尔英福这边的数字身份体系在未来就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