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之痛与预测之难

“要预测未来总是很困难的。这就好比你被蒙住眼睛开车,听着一个看着后窗的人向你指挥一样。”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中部地区阿布鲁佐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至少309人死亡。2010年6月,意大利检察官对6名意大利科学家和1名政府官员提出指控,他们是意大利预防重大风险国家委员会的成员。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指控这7名被告在2009年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发布“不准确、不完整且自相矛盾”的信息,未能正确评估和传达该地区即将发生地震的风险,从而使当地政府和居民因此未能及时采取疏散措施,最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件事情震惊了地震科学界!全世界的众多地震学家觉得判决结果 “荒谬至极”!因为地震等自然的力量从来都是很难预测的,如果就这样判决他们有罪,那么未来那些负责任的科学家从此不敢冒着职业声誉的危险来预测和解释自然活动的信号,如飓风、火山活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更不要说冒着让自己受牢狱之灾的危险了。

然而检察官意见却是说:“我知道他们不能预测地震,指控的依据不是他们没有预测出地震。而是作为相关责任人员,他们应当恪守法律规定的职责,评估和描述拉奎拉存在的地震危险,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只是传达了最可能的结果——没有地震——而不是一个可能提醒人们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小的概率预测。

这是一个预测失误带来重大代价的“预测之痛”的例子!

在商业领域,因为预测错误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倒闭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柯达未能预见数码相机的崛起、诺基亚忽视智能手机市场等等,这些公司都未能准确预测未来或者说他们对未来的预测错误行动导致陷入经营困境,最终处于破产境地。

这些例子凸显了预测的重要性!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预测如此,科技领域和经济活动预测同样如此!企业在面临日益复杂社会经济环境下,管理者做决策越来越困难,并且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预测将影响到企业的各个重要职能,管理者决策的规模和重要性也在增加,所以他们所制定的决策必须要通过专门的预测研究和完整的分析。

二、预测之难:商业企业的预测永远充满了挑战,但企业运营又离不开预测!

要准确预测未来是很难的,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预测注定是错误的”!为什么预测总是错误的?因为预测是通过对历史的观察解释未来,而我们的社会环境在变,外在形势在变,客户在变,市场在变,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在变,这些变化未必能通过预测进行准确描述!这就是预测的本质!

然而既然预测注定是错误的,但我们还是需要预测!为什么?因为预测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测是为企业规划未来,制定发展战略、策略及经营计划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计划为先!从长期战略计划到中期年度经营计划,再到日常的生产和物料计划,都需要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离不开预测!

同时预测也为企业识别未来的风险和机遇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未来的预测以做出更加有目的性和明智的决策。而不能对未来进行预测的经营活动势必只能是被动响应、低效,以成本为代价的!

我们常说“预测是错误的”,但这并不代表预测没有意义,或者预测不能提供任何参考价值和数字价值!我们所理解的“预测是错误的”,是指当我们对某些产品提供未来月、周的预测数量时,这个数字相对实际发生的结果而言,无法做到完全准确。

有一句著名的引语说:“所有的预测都是错误的,但有些是有用的。”(很遗憾我也不知道是哪位专家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预测数量或预测结果都是不十分准确的,即使环境在变,但历史还是会很重演的,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历史解释一部分未来,通过预测给我们提供重要而有用的信息,这给企业未来的行动计划提供十分重要的决策依据!这是预测存在的重要意义!

幸运的是,预测技术的发展和预测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将这些预测技术直接应用到我们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并且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预测专家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预测技术和科学方法越来越得到完善并应用于各种实际领域。这对企业进行预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预测是对未来发展的准确性描述,对未来的准确性描述要求高质量的预测,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个数字的背后有正确的预测技术模型、原始数据质量、市场与客户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重要信息的综合考量,如果这个数字没有经过严格核算、审查和评估,可能这个对未来描述的预测失去了应有的准确性,从而真正失去了它应该有的“有用信息”或参考价值。

但也有很多企业为追求预测的“准确性”而过于纠结在数字上,对追求预测准确率数字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使预测人员面临巨大压力,我想这种对预测要求极致准确的管理模式也已经偏离了正确轨道,并没有真正理解预测的本质。

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检察官判罚7名科学家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是传达了“没有地震”这一最可能的结果,而导致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应对发生地震的措施。

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一样,天气预测并不总是准确的,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多端的时节,天气预报通常不准,当天气预测报导明天不下雨,而你要出远门,但是根据预报你没有带雨伞,结果当天下了大雨,因为你没有带伞淋成落汤鸡,你会因为报告不准确所以回来要找气象台的麻烦吗?我想更重要的是面对不确定的天气变化,你出远门,是否做了足了应对机制——带雨伞出门——或许才是你更应该要做的!

企业经营面对预测的管理同样如此——需要制定应对预测结果不确定性的应对机制!客户突然取消订单并不意味着工厂就要放假,或者客户订单突然加倍就完全无法完成。设立如安全库存,产能缓冲,弹性工作制等等措施都是为了应对需求不确定性的。

预测人员就是天气预报员,他们一直在预测未来变化,他们是市场晴雨表!但是你无法要求他们做到预测都时时精确样样精准!因为市场与天气一样,是一直在变化的。

所以,我们对预测管理和反馈不应只是对单个数字进行简单机械性的应对操作,预测是给企业对未来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企业是否对未来的变化制定了相应的决策应对机制非常重要!

前面说追求预测准确性不应只是纠结在数字上,并不是说,预测数量和数字对企业没有意义,毫无疑问越准确的数量越有意义,越往下到执行层面,越需要准确的数量,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但是这个所谓准确的数量我们不应该只是定位在某个点上,甚至在这个点上进行无穷的纠结。

比如,对某个产品下个月的预测数量是500件,管理人员不能对这500件的预测数量为一切行动准则,不差一分一厘。如果客户真实订单正好是500件,那这个预测百分百准确,就是完美,否则就都是错误,针对这个错误穷追猛打,因为他做的管理决策都只是依照500件制定的!我们知道,预测完全等于实际量这种情况这往往是极小概率事件!所以预测应该允许有一定的偏差范围,在回归分析里,有一个置信区间,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预测,比如我们可以说:

  • 500件的可能性是60%,
  • 450-550件的可能性是75%,
  • 400-600件的概率是80%,…,以此类推。

我们要制定的决策机制不是针对这个刚刚好500件的计划,而是为400-600件或者更大的范围进行准备的,从产能到物料,从库存到供应商,具体多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因为难以预测,有些企业也一直没有好好做预测,他们就没有把预测放在重要的地位!他们没有专门的预测或者需求计划专职人员,预测就是由销售人员提供的数字,然后销售助理统计一下,或者他们所谓的预测就是销售计划与目标。这不是预测,也不是市场真实需求或客户真实需求,用这样的预测去引导供应链后端运行,其后果可想而知。

也有的企业预测历来就做的不准,觉得再努力也没有意义,做不好预测已经是理所当然了,“我们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反正生产供应会解决”。他们甚至乐于一直这种被动响应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对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对未来的变化不能及时觉察和把握,温水煮青蛙,不知道哪天烫死淹死的是他们自己,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例子。

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预测在供应链管理中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整个供应链的起点,是企业一系列大大小小决策的依据。特别是在面临经济下行的环境,做好预测,可以给企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益,做好预测是做好企业运营的第一步,看准了未来,行动才不会跑偏,也不会跑到一半要纠偏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今天很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每天都消耗在需求与计划的不断变化调整中、行动不断纠偏调整之中,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高质量的预测,缺乏一个良好的预测管理机制。

企业要提升预测质量,需要制定和完善预测管理流程,培训优秀的预测专业人才,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预测能力!制定好的预测流程管理可以监控预测制定过程的每个环节,可以确保预测过程不会丢失关键信息和关键环节,保证高质量的预测生成,预测过程能覆盖到关键内容,如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模型评估,预测的时间和产品维度定义,判断预测的评估,促销的依据,客户预测变动的深层原因及与其产品的市场表现真实相符,等等……

只有对这些重要的预测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详细评估,写入预测制定过程的流程中,才能保证高质量预测的结果,才能让预测变成“有用的信息”!同样,预测人员必须具备预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连基础的数据处理都成问题,就很难要求他们对预测专业知识和复杂模型的理解了!而且预测管理人员也需要和相关的各个提供预测的职能部门打交道,如销售、市场甚至客户,需要非常好的沟通管理能力,同时还需要十分了解公司的业务。

预测一直是企业最重要的课题,对企业经营起着关键的作用,做好预测才能使企业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应有的正确的决策和行动计划!企业必须现在就重视起来!